鸭熏染性浆膜炎又叫鸭疫巴氏杆菌病、鸭败血病,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损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熏染病。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、肝周炎、气囊炎和枢纽炎。该病会引起殒命增高和镌汰增添,饲料转换率降低,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。
鸭浆膜炎的爆发与情形污染和鸭场的卫生条件有亲近关系。据视察和养鸭农户的反应,新建设的饲养园地鸭不发病或很少发病。一批鸭发病时,饲养的园地受到污染又得不到净化,以后继续在该园地饲养,鸭会泛起批批发病,发病率和殒命率逐渐提高征象。特殊是旱地饲养,每批鸭饲养到2~4周龄时最先发病,养鸭户只能用药物来控制,其效果也不令人知足。
有的养鸭户为了增添饲养批数接纳套养的步伐,这种饲养模式容易导致鸭浆膜炎的早期熏染,发病日龄提前。通过视察,养鸭户反应季节交替、天气转变、气温忽高忽低时鸭难养,这也是引发鸭浆膜炎的主要因素。
1~8周龄的鸭易感,但尤以2~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,一样平常1周龄以内的雏鸭和7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。可是在严寒季节也有100日龄左右的鸭熏染殒命的实例。小鹅也可以熏染。本病在鸭群中熏染率很高,有时可达90%以上,殒命率可由5%~75%不等。一年四序都可爆发,尤以冬春季发病率高。
二、鸭熏染性浆膜炎急性病例主要体现为:
1、嗜眠、缩颈、腿软弱不肯走动或行动蹒跚,共济失调,采食量严重下降,不食或少食。
2、眼和鼻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渗透物,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。
3、特征症状为:濒死时泛起神经症状,如痉挛颔首或摇头,两腿向后伸直,颈向后背,呈角弓反张状,尾部轻轻摇晃,不久抽搐而死,病程一样平常为1~3天。
4、日龄较大者(4~7周龄)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由。主要体现为缩颈、沉郁、腿软不肯走动、食欲镌汰,但饮欲增添,伏卧不起。少数病例泛起头颈歪斜,遇有惊扰时,一直鸣叫,转圈或倒退,能采食恒久存活,但多发育不良,有时易被健鸭蹂躏、挤压致死。少数病例有呼吸难题,体现张口呼吸。
三、剖检病变:
1、病程较急的病例,心包液增添,心外膜外貌笼罩有纤维素性渗透物。
2、病程较尊长,则心包囊有淡黄色纤维素填充,使心包膜与心外膜黏连。剖检特征性的病变:肝外貌笼罩一层质地均一、薄而透明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性伪膜,易剥离。此病变与大肠杆菌病理转变相似,要注重判别诊断。大肠杆菌熏染的病例一样平常在临床症状上没有角弓反张、头颈歪斜、转圈倒退等神经症状。
3、肝呈土黄色或棕红色,多肿大,实质较脆,病程较尊长肝外貌渗透物呈淡黄色团块。
4、大都病例气囊增厚、混浊,常与胸腹壁黏连。
5、脾多肿大,外貌也常有纤维素膜,日龄较大的,脾呈大理石状。
6、有神经症状的病例,常见脑充血,水肿或有小点出血。
7、少数病例有输卵管炎,见输卵管肿胀,出血,内有干酪样物蓄积。
四、防治步伐:
严酷凭证防疫程序举行防疫,做到应防尽防,如禽流感、鸭肝、鸭瘟等。
增强饲养场的情形卫生治理,对场区经常清扫,按期未必期地举行消毒,榨取外来职员进入鸭场,确保水质无污染。在控制好温度的同时注重透风,坚持鸭舍空气流通。对病死鸭要做好燃烧或群集发酵等无害化处置惩罚步伐,兽药和饲料要包管质量过关。
版权所有:bte365 备案号: 冀ICP备16002897号-1